侧边栏壁纸
  • 累计撰写 54 篇文章
  • 累计创建 1 个标签
  • 累计收到 21 条评论
标签搜索

目 录CONTENT

文章目录

CTAB法提取食用菌样本基因组DNA(非试剂盒法)

食用菌精准育种实验室-实验宝典
2024-01-03 / 0 评论 / 0 点赞 / 1,320 阅读 / 1,435 字
欢迎来到青岛农业大学于浩团队
开放交流·合作共赢

原创内容,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出处


主笔:于浩、刘新雨

注意事项

1、如果有大量样本要提取,或者对于基因组质量要求较高,就选用CTAB方法提取,基因组完整度高,成本低。

2、如果不超过5个样本,选用真菌基因组提取试剂盒进行提取就可以了。

3、CTAB法使用冻干的样本,新鲜样本提取效果不好


一、实验准备

1、实验材料

CTAB方法使用冻干的组织或者菌丝,将新鲜子实体切成2 ~3 mm的小块(菌丝直接刮取就可以),放到-80摄氏度冷冻,并进行冷冻真空干燥。冻干之后的样本可以在-20℃长期保存。

实验样本一定要新鲜,不要有腐败、虫蛀,如果使用子实体最好用幼嫩的子实体。冷冻真空干燥之后的样本提取效果要明显比新鲜子实体要好。所以如果能够进行冷冻真空干燥最好用冷冻真空干燥的样本。

如果没有低温的条件,或者野外采样腐败比较迅速,可以采用异丙醇脱水法(见最后),该方法来源于文献,实验室并未验证过。

2、试剂

CTAB抽提液:见《常见溶液、缓冲液配制方法

DNA提取酚试剂氯仿/异戊醇混合溶液:公共冰箱4℃,用完放回

Ribonuclease A (RNase A):公共冰箱-20,用完放回

异丙醇70%乙醇(配置方法见《常见溶液、缓冲液配制方法》)

TE缓冲液:用胶回收试剂盒中现成的最后一步洗脱用的的Elution Buffer。



二、实验步骤

2.1 样本研磨(~20 min)

1、样品研磨

将-20℃冻存的新鲜子实体样本和冻干的样本中加入3粒3 mm钢珠,在组织研磨仪上60 Hz 90s,取出来观察一下是否研磨成功,如果研磨的不好,再次研磨90 s【一般两次就没有问题了】


2.2 CTAB抽提Genomic DNA(~1 h)

2、加入2.0 mL CTAB抽提液,65 ℃金属浴保温45 min以上,每隔10 min轻摇混匀,尽量使菌丝裂解完全;

(有文献报道这里可以添加1%的PVP,需要优化可以尝试)

3、12000 rpm,离心10 min,将0.9 mL上清转移到新的2 mL的离心管中,一共装2管;


2.3 去除蛋白(~1 h)

4、取0.9 mL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DNA提取酚试剂(在公共冰箱4度),**轻轻混匀**10 min(可以在脱色摇床上面低转速混匀),12000 rpm,4 ℃离心10 min;

(有文献报道这里可以增加一步乙酸钾来除蛋白,本方案没有这一步)

5、取0.8 mL上清液(上层)移入新离心管中,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混合溶液(在公共冰箱4度),轻轻混匀10 min(可以在脱色摇床上面低转速混匀),12000 rpm,4 ℃离心 10 min;


2.4 DNA沉淀(~2 h)

6、取0.6 mL上清(上层)液移入新离心管中,加入2/3体积的4℃预冷的异丙醇,置于-20 ℃冰箱沉淀20 min以上(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掌握,这个时间可以延长,也可以过夜沉淀),8000 rpm,4℃离心10 min;

7、弃去上清液,沉淀用70%乙醇,上下颠倒洗涤1次,12000 rpm,室温离心3 min,去上清;

8、将离心管倒置放在吸水纸上面吸干残余液体,将DNA自然晾干直至白色DNA沉淀刚刚完全变透明;

9、加入80 μL TE buffer(用试剂盒里面的就行),轻轻敲打使沉淀溶解;

10、加入0.3 μL RNaseA(公共冰箱-20℃),37 ℃水浴,保温1 h,去除RNA;

11、Genomic DNA进行agarose电泳检测拍照,保存照片,做好标记后,于-20℃冰箱贮藏备用。


实验记录

样本名称 样本信息 NanoDrop测定浓度和agarose电泳图
Sample1 **g,样本来源,样本类型(子实体,子实体冻干,菌丝,菌丝冻干等)
Sample2
Sample3

异丙醇脱水法

2-4 g的幼菇切片,放入50 mL的离心管中,加入~40 mL的异丙醇,加入一个碳酸钠滤纸条。偶尔颠倒混匀一下样本,放置24 h后更换一次异丙醇。整个过程中要保持干燥、黑暗、最好4℃保存异丙醇。

回到实验室(48h)去除异丙醇,将样本真空干燥后,在-80℃保存。【个人感觉可以吹干,因为脱水了,所以不一定要用冷冻真空干燥】

碳酸钠滤纸条制备:1.5 * 5 cm,Whatman 3MM 滤纸条,浸没在10%的碳酸钠溶液中,并干燥。

0

评论区